UedBet体育

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当前的位置:
UedBet体育2011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2-01-30 16:23来源:财政预算
发布时间:2012-01-30 16:23 来源:财政预算 【字体: 打印
——2012年1月12日在石家庄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财政局局长李晋宇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11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在UedBet体育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收支管理,努力发挥调控作用,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主动解决突出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和建设幸福石家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全市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2011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88.9亿元,超年初预算46.7亿元,增长2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1.2亿元,超年初预算33亿元,增长35.2%;政府基金收入完成140亿元,增长5.1%,受土地出让金减收影响,比年初预算减收11.3亿元。
全市年初支出预算为210.6亿元,加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超收收入、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减去上解支出,支出预算调整为411.9亿元,实际完成393.2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5.5%,增长28.9%;基金预算支出135.9亿元,增长3.1%。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教育支出84.9亿元,增长2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亿元,增长25.7%;农林水事务支出31.6亿元,增长28.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9亿元,增长38%;医疗卫生支出38.1亿元,增长38.2%;住房保障支出14.6亿元,增长35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7亿元,增长51%;科学技术支出6亿元,增长34.2%;环境保护支出10.7亿元,增长23.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1亿元,增长18.6%;公共安全支出25.3亿元,增长16.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11.7亿元,增长53.6%;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9.8亿元,增长68.6%。各项法定支出和重点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二)市本级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2011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为75.1亿元(含城区市级分享收入,下同),实际完成95.2亿元(快报统计),占预算的126.8%,增长34.3%;支出预算69.1亿元,加上级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超收收入、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减去上解支出,调整为142.7亿元,实际完成135.6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5%,增长32.5%。实现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2.3亿元,下降20.8%,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比上年减收22.7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76.3亿元,下降11.7%。
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教育支出13.6亿元,增长2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3亿元,增长33.6%;农林水事务支出5亿元,增长59.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3亿元,增长34.5%;医疗卫生支出8.4亿元,增长13.7%;住房保障支出8.8亿元,增长429.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亿元,增长65.2%;科学技术支出2.5亿元,增长31.4%;环境保护支出4.3亿元,增长58.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3亿元,增长32%;公共安全支出13.1亿元,增长19.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6.9亿元,增长6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3亿元,增长81.6%。
一般预算超收及使用情况已经市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审查批准。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均为快报数,待决算和省批复结算事项后还会有些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预算执行的主要措施
——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着力提高财政“蛋糕”的规模和质量。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应收尽收、不搞虚收”的指导思想,提升规模和优化结构两手抓,积极构建综合治税新格局,全面实现涉税信息资源共享。大力推进生产性企业主辅分离,全市267户工业企业实现服务业剥离,增加地方税收4.5亿元;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监控,对交通运输、房地产、建筑安装等行业开展专项稽查,增加税收7亿元。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增收额突破百亿元,收入增幅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最好水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达到12.2%;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45.2%。财政实力进一步壮大,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财力基础更加雄厚。
——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着力加强民生财政建设。一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大力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全市投入资金1.9亿元,市本级安排6000万元,用于6个山区县深山区学生到城镇免费就学,新建和改造校舍8.3万平方米,转移安置学生1.8万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小学生均经费提高到555元,初中提高到755元。安排资金9.4亿元,支持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D级危房改造106.3万平方米。二是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安排资金2000万元,以创业培训、小额贷款贴息、补贴孵化园等方式支持全民创业。安排资金3000万元,用于开展就业培训和鼓励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就业,4.2万名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落实资金15.3亿元用于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推进新农保扩大试点范围,试点县达到11个。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75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000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平均标准每人每年2500元,为全省最高水平。四是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落实资金7亿元,支持4312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改善医疗条件,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是切实增加“三农”投入。全市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68.6亿元,同比增长37.2%,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安排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资金3亿元,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民居建设。落实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亿元,实施项目2262个,387万农村人口受益。六是大力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市级投入资金3700万元,支持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安排资金2000万元,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投入1100万元,对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进行升级改造。七是加大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筹资19.8亿元,确保45048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财政投资额是“十一五”时期投入总和的1.2倍。八是积极推进平安省会建设。投入6400万元,建成110个市区警务服务站,做到屯警于街、便民服务,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得到提升。2011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达到29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75.2%。
——加强调控,完善机制,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兑现家电和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2.5亿元,拉动消费超过24亿元。统筹整合现代产业资金6亿元,集中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落实2.5亿元用于企业技改贴息、对标行动、创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淘汰落后产能、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传统产业竞争力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安排5500万元,支持华药集团、全市50强企业和重点产业战略支撑项目发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企业。筹措2.5亿元支持空港工业园、高端医药园和南部工业区建设,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拨付7300万元用于夜经济延时电费补贴、打造夜经济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建设,商贸服务业水平进一步提升。用足用好财政政策,支持投融资体系建设,推进组建城投集团、水务集团,帮助地产集团、发投公司等传统融资平台向一般性公司转型,构建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投融资体系。
——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牢固树立改革意识,用超前眼光和战略思维积极谋划、推进各项财政改革。预算管理方面,全面规范各类非税收入管理,除教育收费以外的所有预算外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扩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范围,对农业、教育、社会保障、新民居建设等13大类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跟踪,加强项目库建设,预算管理科学性规范性进一步提高;国库管理方面,市级所有预算单位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体系,县(市)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部推行公务卡结算,公务消费更加规范透明;政府采购方面,实行政府采购项目、信息、程序、竞价“四公开”,在全省率先启动电子化政府采购,全市政府采购额完成78.3亿元,节约资金4.7亿元;财政监督方面,完善投资评审机制,深化财政派驻监督改革,财政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
总的来看,2011年年初确定的各项预算任务得到较好完成,但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有待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还需改进,预算执行规范性、严肃性仍需加强,政府债务压力依然巨大。对于这些问题,在今年工作中需认真解决、逐步化解。恳请各位代表、委员对财政工作加强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使财政工作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确保全年收支平衡任务极为艰巨。
根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市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UedBet体育九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和建设幸福石家庄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设民生财政为重点,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切实加强财政管理,积极发挥调控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省会城市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全市收支计划安排情况
综合考虑各种增减收因素,本着量力而行、积极而为的原则,2012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计划安排557.5亿,比上年增长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初步汇总的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76.2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3.9%。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82.2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175亿元,增长33.3%。按照收支平衡和专款专用的原则,相应安排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182.2亿元。
(二)市本级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安排95.9亿元(含城区市级分享收入),可比增长12.8%(剔除上年一次性收入)。按照现行体制测算,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5.2亿元、县(市)区上解收入1.5亿元,减上解上级支出6.8亿元及补助县(市)区支出6.5亿元后,市本级一般预算可用财力为89.3亿元,比2011年预算安排财力(考虑预算外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因素,财力基数由69.1亿元调整为76.1亿元)增长17.3%。
本着量财办事、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89.3亿元,增长17.3%。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性支出安排48.6亿元,增长18.3%,占总支出的54.4%;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等专项支出安排38.4亿元,增长14.9%,占总支出的43%;总预备费安排2.3亿元,增长43.8%,占总支出的2.6%。
具体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8.3亿元,增长8.9%;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2.4亿元,增长14.6%;教育支出安排15.2亿元,增长44.5%;科技支出安排3亿元,增长18.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2亿元,增长1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4.1亿元,增长22.7%;医疗卫生支出安排9.9亿元,增长44.8%;节能环保支出安排1.6亿元,增长30.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安排6.5亿元,增长22.6%;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4.6亿元,增长31.7%;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安排6.5亿元,增长8.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安排1.6亿元,增长12.9%。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其中,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100亿元,增长50.3%。按照收支平衡和专款专用的原则,相应安排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04.5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预算安排认真坚持了勤俭节约、民生财政、集中财力办大事和绩效预算原则。特别在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和专项公用经费的前提下,加大了民生财政投入力度,市级一般预算安排民生方面支出64.5亿元,占总支出的72%。其中,安排资金20亿元,重点保障了全市民生幸福“十大工程”。
三、确保完成2012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规模提升与质量优化并重,进一步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围绕实现全年收入目标,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调控力度,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壮大财源基础。加快构建综合治税新格局,深入推进生产性企业主辅分离,强化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着力提高地方财政实力。更加注重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和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二)坚持勤俭节约的理财方针,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增强预算执行严肃性,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和追加。严格财政资金投资评审,扩大绩效评价范围,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三)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原则,进一步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统筹整合一般预算、政府基金预算资金,完善决策机制,规范管理权责、程序和办法,集中财力保重点。加强跟踪问效,强化全程监督,对发展性资金全面开展绩效评价,把人民群众的每一分血汗钱都花出效益、用在刀刃上。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完善市对县(市)区的财政体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调动县(市)区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预算项目库管理,对重大项目实行先评审后入库。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明确绩效目标,强化绩效问责。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深化财政监督改革,构建派驻监督、专项监督、日常监督、财政评审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监督体系。提高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度,扩大电子化政府采购试点范围。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推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五)坚持为民理财和依法理财,进一步增强财政工作公开性、透明度。积极推进预算公开,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大力推进财政法制建设,健全财政法规,规范理财行为。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建设让人民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石家庄财政。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财政工作,关键在人。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提高服务水平,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尽心竭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为实现UedBet体育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和建设幸福石家庄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UedBet体育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UedBet体育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